上文我們介紹了如何將大疆智圖的數據導入到 Wish3D 中,并通過分享來展示給其他人。本文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疆智圖數據導入Wish3D后的應用。
古建筑保護應用分析
測量墻壁裂隙長度
我們在懸空寺山門南側墻壁發現了兩條裂隙,使用Wish3D Earth的空間距離測量工具,可以快速量取出裂隙的長度:左側裂隙長度為4.17m,最寬處0.02m;右側裂隙分兩段,上部長0.17m、下部長2.5m。
通過對模型的各角度仔細檢查,共發現明顯裂隙7條:
初步檢查完畢后,建議實地對速查發現的裂隙進行詳細檢查評估。另外也可以采用定期無人機建模,通過多時相模型對比檢查裂隙的變化。
基于面積推算游客承載能力
為確定懸空寺的游客承載能力,研究采用了面積統計法,使用模型,快速量取各建筑空間面積,基于面積來推算懸空寺瞬時游客承載能力。
面積測量結果統計見下表:
考慮古建內,游客可用面積不足3成,故而實際游客可用空間約159平。按人均2平米空間的話,建議懸空寺瞬時游客承載量為80人,與官方游客控制量80~100人保持一致。
模擬攝像頭布設
因懸空寺地形復雜,客流量大,因此考慮需要在懸空寺古建上安裝攝像頭,結合隱蔽、不破壞建筑、完整覆蓋景區的需求,在三維模型上進行空間可視域分析。
通過不斷調整空間可視域分析,觀察虛擬攝像頭覆蓋交叉情況,即可快速完成攝像頭虛擬布設方案評估。
古建形制、采光、建筑結構研究
一般導游詞中,對于懸空寺的介紹:“懸空寺在僅僅152.5 ㎡的地基上,建有17處殿閣,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余米。”、“懸空寺建造在離地面高度50米距離山崖處,由低到高,最高距地面有90米。”、“在懸空寺下方與山巖之間矗立著數十根木柱,將山寺建筑與山巖之間連接。”
導游詞中有些數值與實際還是有一些差異的。使用Wish3D Earth平臺中的三角測量功能,可以快速量取到懸空寺各點的空間距離、高程差值等信息。
通過實際測量,懸空寺山門至三圣殿頂部,只有19.21m落差。山神廟至三圣殿頂部也只有21.58m落差,而測量三圣殿頂部到齊正下方的地面落差,也只有45.71m,測量結果與一般說法有較大差異。
同時基于模型數據,還評估了懸空寺各殿殿基的石方量。使用平臺的方量計算,在模型上繪制區域,輸入巖層面高程值,即可快速評估其上的石方工程量:
由測量可知,山門平臺的十方工程量約323.798立方米。同理可得其他殿基的石方量。
使用日照分析工具,還可以估算出懸空寺一天實際有效的日照時間:
除了基礎分析,還可以精確地對懸空寺支撐立柱數量、長度、粗細做了測量統計,其結果為:大小支撐立柱35根,總長約132.1m,最長立柱為9.77m。
通過使用大疆精靈 4 RTK配合大疆智圖航測軟件,可以快速完成復雜地形下古建的數字化采集及精細化建模工作,使用Wish3D Earth平臺可以快速把數字化成果配合各種專題資料如全景、視頻、文本、圖片等轉換為可在線查閱分享的專題數據集,方便的分享和在線瀏覽。
利用在線平臺的各種快速分析工具,研究者可以量取分析出各種有價值的信息,從而在不破壞、不干擾古建的基礎上,精細化的測量分析。
相關閱讀: